7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今夏最强高温席卷多地,山东、江苏、安徽等地频频刷新纪录。酷热难耐之际,“抱着冬瓜睡觉”的降温法悄然走红网络。
这种号称“天然水枕”、成本低廉的“土法”真的有效吗?其实,此法古已有之,甚至留有《夏夜抱瓜眠》的诗句为证。
其降温原理结合了物理特性与中医理念。物理上,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较大的比热容。当人体接触时,它能快速吸收并储存体表热量,带来清凉感,如同一个天然的降温垫。
中医则认为,冬瓜皮本身便是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其清凉属性通过外敷接触也有一定助益。
那么,哪些人适合尝试此法?医生建议,对于不便使用空调或风扇的人群,如部分老年人、幼儿、孕妇,抱着冬瓜入睡可以作为一种辅助降温选择。
使用时需注意:冬瓜表皮常有白色细小毛刺,直接接触可能刺伤皮肤,因此务必洗净表面并保留外皮。睡觉时,可采取抱或搂的方式,重点为四肢降温,避免腹部直接接触,以防寒气内侵。
然而,此法并非人人皆宜。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需格外谨慎,冬瓜的物理降温可能加重其腹痛、腹泻等不适。体质虚弱、特别畏寒的老人和儿童如想尝试,可用薄棉布包裹冬瓜再接触,或仅将其置于枕边进行局部降温,更为安全。
冬瓜吸收热量升温后,可将其浸入冷水后擦干,便能循环利用,持续发挥“凉伴”作用。
文章来源:
快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