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 4 项自动驾驶地方标准:涉及智能网联车测试、车路云一体化等

抖音秀 热点资讯 6

10 月 9 日消息,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 4 项自动驾驶领域地方标准,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测试、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两大核心领域。

《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测试技术规范第 1 部分:乘用车》

围绕 L4 级驾驶自动化功能测试,既包含限速标志识别、弯道通行、交通信号灯响应等传统测试项目,更结合北京产业特色,新增无人化试验、车云通信测试、V2X 通信安全性测试等前沿内容,构建起全面的技术测试框架。

《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测试技术规范第 2 部分:无人配送车》

结合北京“无人配送城市”建设目标,围绕安全通行与场景适配两大核心,设置了非机动车道标志标线识别、机非隔离护栏响应、密集行人和非机动车交互、路侧公交车站冲突避让等测试项目,尤其针对行人自遮挡物前横穿(“鬼探头”)、非机动车违章切入等紧急工况,通过模拟真实配送场景中的风险点,验证无人配送车的应急避险能力。同时覆盖了远程接管、人工接管、车云通信安全等测试内容,全面保障无人配送车在末端配送场景的运行安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这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从三方面为产业赋能:

在政策层面,衔接《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北京市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形成“封闭测试 — 道路测试 — 商业示范”的全链条标准支撑;

在产业层面,将降低企业研发测试成本,促进产业链企业协同合作,优化产业生态;

在民生层面,通过严格的封闭测试验证,可大幅提升乘用车自动驾驶与无人配送车的安全性,为市民未来出行与末端服务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第 6 部分: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提出了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包括安全功能、通信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升级、数据安全等方面。其中安全功能要求方面,涉及身份认证和鉴别、访问控制、漏洞和恶意程序防护、入侵检测和防御、密码支持等要求;通信网络安全方面,涉及设备介入、网络传输、短距离无线通信及直连通信等要求;系统软件升级方面,涉及升级包自身、升级时通信、OTA 升级设备及升级操作过程等要求;数据安全方面涉及完整性和机密性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该领域国内技术要求空白,对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动行业各方共同加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信息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第 7 部分:运维管理系统应用技术要求》

规定了路侧智能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路侧智能基础设施的数据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将有效支撑路侧基础设施(摄像机、雷达、通信单元、边缘计算等)通过互联网与运维管理系统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提升系统对路侧基础设施的管控能力,为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