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消息,据新浪财经报道,在今日的 2025 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首届光伏 CTO 峰会暨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表示,今年上半年回顾说的是光伏行业举步维艰,进入三季度,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就是回暖。
江华介绍,从制造端来看,多晶硅、硅片产量仍然是在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上半年有一定幅度收窄。从进出口来看,上半年硅片和组件的出口量都是下滑的,但前三个季度恢复增长了。
他表示,从价格上也能看到,随着三季度的价格回暖,从整体来看,目前价格比今年年初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涨。应用端方面,上半年由于抢装政策带来抢装效应,得到了大幅增长,但抢装结束后,6-9 月 4 个月的装机量有较大幅度下滑。
据央视财经报道,中国光伏产业 2025 年 1-8 月新增装机 2.3 亿千瓦、累计装机 11.2 亿千瓦,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全球每两块光伏板就有一块“中国造”。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一路高歌,但行业近年却深陷内卷:2022-2024 年,多晶硅料价格暴跌 87% 至 3.8 万元 / 吨,光伏电池价格狂降 73% 至 0.53 元 / 瓦,双双跌破成本线;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降 26.8%,组件合格率从 2019 年 100% 跌至 62.9%。
据此前报道,今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 8 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光伏行业是我国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表示近期受各方面复杂因素影响,行业供需矛盾突出、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严重阻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协会还提出倡议: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央视财经报道称,中央多部门今年 7 月起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加上行业协会推动企业限产保价,硅料、组件价格逐步回升。企业从“卷价格”转向“拼技术”:研发型企业严守知识产权,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等第三代技术成为“破局关键”。从规模驱动到创新驱动,光伏产业的“去内卷化”已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