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消息,据网安部网安局、北京市公安局通报,近期,网上出现不少“免费拔萝卜”“免费薅油菜”之类“免费捡菜”的帖子或视频,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农田“打野”。
但实际上,所谓种植户“遗漏或不要”多为网络博主“一厢情愿地张罗”甚至“造谣”,实际并未取得对方的同意,甚至还有不顾种植户多番劝阻,擅自捡拾农作物,结果导致被警方行政拘留。
近期,大兴区安定镇就发生一起因“捡拾农作物”引发的案件。于某听闻有“山药不要了,免费捡”的信息,未经确认便与一名同伴去田地捡拾,种植户几番劝告无果后选择报警,民警到场了解情况后对案件开展调查,最终,于某及同伴因盗窃的违法行为,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相关地区的村干部及村民表示,当地并未组织或发布过此类“免费捡菜”活动。
一位村干部介绍称,特别是在大兴机场周边农田,每到收获季节,常有人驾车寻找收割后的地块意图捡拾,但必须是在种植户明确表示遗留农作物“不要了”的情况下才能拾取。
村民反映,实际情况中种植户真正遗弃不要的农作物数量有限,部分人受网络信息影响,到达现场后不顾劝阻,擅自拾取甚至采摘尚未收割的农作物,导致种植户不得不报警处理,情况令人困扰。
搜索时注意到,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周边,其他部分省市地区也曾爆出类似博主号称“地头免费捡菜”导致田间农产被闻讯赶来的人“哄抢”“零元购”最终造成农民巨额损失的情况。
警方提醒:网上不少打着“免费捡菜”噱头的帖子,实际为侵犯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实信息,不要轻信这类未经求证的信息。另外还有部分人抱有“大家都拿不算事”“剩的就是无主的”等错误认知,实则混淆了合法界限。
警方表示,随意捡拾既违背公序良俗,更触碰法律红线。若未经允许擅自进入田间捡拾,轻则需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重则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若聚众哄抢、数额较大,还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聚众哄抢罪,面临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