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消息,2025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在四川宜宾举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今日在论坛演讲中提到,当前需要明确固态电池相关的术语、分类、编码等基础内容,“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术语和分类中,将电池分为了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
据了解,固液混合电池与固态电池在电解质形态和综合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仍保留部分液态电解质,通过添加固态电解质材料以提升性能;而固态电池则完全采用固态电解质,不含任何液体成分。
在性能表现方面,固液混合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提高约 30% 至 50%,充电速度也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相比之下,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预计可达固液电池的 1.5 倍以上,支持充电 10 分钟补充 80% 电量,并因彻底去除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杜绝了漏液与起火风险,其循环寿命更可突破 1 万次。
文章来源:
IT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