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CEO 皮查伊:若 AI 泡沫破裂,没有公司能够幸免

抖音秀 热点资讯 3

11 月 18 日消息,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若人工智能(AI)泡沫破裂,所有企业都将受到影响,无一能够幸免。

皮查伊指出,尽管 AI 投资的迅猛增长是一个“非凡时刻”,但当前 AI 热潮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此番言论正值硅谷乃至全球对 AI 泡沫风险日益担忧之际,近几个月来,AI 科技公司估值飙升,企业也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投入巨资。

当被问及谷歌是否能免受 AI 泡沫破裂冲击时,皮查伊坦言,公司虽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但仍无法完全置身事外:“我认为没有哪家公司能置身事外,包括我们。”

皮查伊还广泛谈及了 AI 的能源需求、气候目标调整、英国投资计划、AI 模型准确率,以及 AI 革命对就业的深远影响。

该采访发布之际,市场对 AI 行业现状的审视从未如此严格。受投资者愈发确信谷歌有能力抵御 ChatGPT 开发商 OpenAI 带来的竞争威胁,Alphabet 股价七个月内翻倍,市值已达 3.5 万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24.88 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一大焦点在于 Alphabet 自主研发的 AI 专用超级芯片,此举意在对标英伟达。英伟达由黄仁勋领导,近期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公司。

然而,随着估值持续攀升,部分分析师对围绕 OpenAI 的价值高达 1.4 万亿美元的复杂交易网络表示质疑。据悉,OpenAI 今年营收预计不足计划投资额的千分之一。

皮查伊的警示令人联想到 1996 年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期提出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警告,彼时距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尚有数年。皮查伊表示,行业在这类投资周期中可能会“过度投入”。

他以互联网发展为例说明:“如今回望互联网发展历程,当时显然存在大量过度投资,但无人会质疑互联网带来的深刻变革。我预计 AI 亦将如此,其兼具理性与非理性成分,当前正处这样的临界时刻。”

此前,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亦发出类似警告,称 AI 投资终将获得回报,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很可能血本无归”。

不过,皮查伊强调,谷歌凭借其独有的“全栈技术”优势 —— 从自研芯片、YouTube 海量数据、大模型开发,到前沿科学研究,使其在应对潜在市场动荡时更具韧性。

在拓展全球布局方面,谷歌正积极加码英国市场。今年 9 月,Alphabet 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向英国人工智能领域投入 50 亿英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

皮查伊透露,Alphabet 将在英国,尤其是位于伦敦的核心 AI 团队 DeepMind,开展“世界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他首次确认,谷歌将“逐步推进”英国政府长期呼吁的一项举措:在英国本地训练其 AI 模型。英国政府认为,此举将实质性巩固该国作为继美国、中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 AI“超级大国”地位。

“我们致力于以相当大的力度在英国进行投资,”皮查伊表示。

但他同时警示,AI 发展所伴随的“巨大”能源需求不容忽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 年 AI 已占全球电力消耗的 1.5%。皮查伊呼吁,包括英国在内,各国亟需开发新型能源并大规模升级能源基础设施。

“我们不希望经济因能源瓶颈而受限,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他强调。

他还坦承,AI 业务扩张带来的高能耗已导致公司在气候目标推进上出现滞后,但重申 Alphabet 仍将坚持 203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通过加大对新型能源技术的投资予以弥补。“我们原定的减排进度无疑将受到影响,”他表示。

谈及 AI 对就业的影响,皮查伊称之为“人类迄今所研发的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并指出社会需共同应对由此引发的结构性变革。

“我们将不得不直面一系列社会性冲击,但同时也会催生全新机遇,”他补充道,“AI 将重塑并演进某些职业形态,人们必须主动适应,而适应者必将胜出。”

他进一步阐释:“无论你志在成为教师还是医生,这些职业不会消失;但在各自领域中脱颖而出的,必将是那些善于驾驭 AI 工具的人。”